查看原文
其他

打开课程思政的N种方式——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②


编者按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的“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重要举措。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积极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通过“课程思政”专题培训、“课程思政”公开观摩课、“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评选等系列活动,牢固树立“每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和每位教师都肩负育人责任”的使命意识,在学校形成了良好的“三全”育人氛围。

继“校长导学”后,为加强示范引领,抓典型、树标杆、推经验,现将陆续推出我校首批优秀课程思政教学案例30项,供各教学单位和老师学习借鉴。





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展示

‍机械制图及CAD基础


案例课程:尺寸标注

01教师简介


张学昌,二级教授,工学博士,浙江省优秀教师,宁波市优秀教师,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教学名师,机电与能源工程学院副院长。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产业技术创新及成果产业化科技项目等项目40余项,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宁波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承担《工程图学》、《机械制图及CAD》等课程的讲授任务,获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二项。

兼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包装与食品机械分会理事,浙江省工程图学学会理事。


02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机械制图及CAD基础面向对象:机械类一年级学生主要内容: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投影与视图;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立体的投影;组合体视图;轴测图;机件常用的基本表示法;紧固件、齿轮、轴承、弹簧的表示法;零件图;装配图;计算机绘图软件。课程思政建设中的特色与创新点:① 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

在工程图学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课程知识体系如图1所示,由工程图学绪论、国家标准、投影理论、基本形体、组合体、零件及装配等组成知识链条,同时有机地嵌入工科学生的优秀品质、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大学生的爱情观和价值观,达到课程思政同频共振。

课程思政知识融合体系


② 溶盐于水,润物无声

机械制图与CAD基础课程思政教育,并不是在专业课上讲政治,讲马列,而是需要在专业课中润物无声的渗透思政元素,做到溶盐于水,不留痕迹。比如课程思政,根据顶层设计中划归下来的人文素养范畴,在对应的课程中找到专业知识结合点,巧妙地设计思政元素,自然地融入结合点,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自然地渗透思政元素,做到溶盐于水,润物无声。


03案例展示


1、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专业培养的根本标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全过程各环节,全面落实到质量标准、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和文化育人中,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展道德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关心社会。


2、课程思政元素及实施路径

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课程思政育人元素的挖掘是核心环节。课程将道德修养、家国情怀、全球关切和文化素养四个维度扩充为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自信、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职业素养等六个维度,凝练本课程每章的“重要思政元素”。明确思政维度归属,将专业知识点和课程思政点相结合,让学生明白知识点背后的思政逻辑和价值判断,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

工程图学绪论、制图国家标准、投影理论教学内容课程思政体现在政治认同、家国情怀维度。基本形体、相贯线与截交线、组合体的思政内容体现在科学精神和法治意识。标准件、零件表达及技术、粗糙度的思政同容体现在职业素养和文化自信。装配图表达及合理性的思政内容体现在法治意识、家国情怀和科学精神方面。

在职业素养方面,以工程图样尺寸标注为切入点,工程图样的视图用于描述表达对象的几何形状,而其大小则必须通过尺寸来确定,对于机件而言,尺寸是加工、生产的重要依据。

以中央电视台315晚会云南稻农断指为例,让学生分析产生人身伤害的原因,最后给出结论是农机生产企业不按国家标准设计送料器,为节约成本其长度小于人体手臂长度,从而使农民深受其害,然后介绍工程图样标题栏的内容,设计、审核、工艺负责人签名的重要性。使学生了解工程图样的严谨性、科学性和拥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3、教学改革成效

通过课程思政元素的隐形融入,提升了学生对工程图样重要性的认识,在师生互动的研讨式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职业的责任感,学生的绘图作业质量明显提升,有效促进了机械类学生工程读图和绘图素质培养。


04教学视频展示







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展示

《视觉设计基础》


案例课程:东方色彩美学

01教师简介


王萍,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设计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教师,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在读博士,主讲课程《视觉设计基础》(原《编排设计》)获浙江省第二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课程思政专项文科组二等奖,浙江省高教学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系列活动教学案例二等奖。主持校级教研教改重点项目《工业设计专业“课程思政”体系建构与实践》。


02课程简介


《视觉设计基础》课程授课对象为工业设计二年级学生,是工业设计专业必修课。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视觉设计的基本概念与设计原则、构成形式及方法,培养学生对视觉元素(文字、图形、色彩及符号)进行创作、组织和优化的能力,训练根据特定主题,展开设计创作的能力。视觉设计艺术为营造新思想和新文化提供广阔天地,是学生理解时代和认知社会的重要窗口。在理论传授过程中挖掘专业历史人物、经典设计案例、设计观点和思想;在设计创作中灌输可持续设计、无障碍设计等强调“为人民服务”的人本主义设计理念。


03案例展示

1、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课程思政育人目标是激发学生对东方色彩的感知,对东方文化的认同,以及激发传承东方文化的初心、真心与匠心。激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自觉发现华夏色彩之美,用心传承中国文化,尽心讲好中国故事。通过历史典故、热点时事等案例的对比、演绎、讲授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弘扬继承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蕴含的时代价值。


2、课程思政元素及实施路径

(1)创造传统色彩新的时代价值。了解传统优秀文化的魅力,增强同学们保护传统文化和保护遗产的自觉意识,创造传统文化的新的时代价值。通过案例学习、文献阅读、情景化学习等方式,生动感知东方色彩的魅力。

(2)增强学生保护传统文化和保护文化遗产的自觉意识。乾隆色谱是我国精神文化的积淀。通过解读、宣讲普及传统优秀文化,了解中国色彩伦理,中国色彩的美学意境,以及东西方色彩的差异。通过鉴赏具有影响力的优秀设计作品,学习、掌握并创作、练习当代色彩设计的应用法则与方法。

理解和掌握东西方色彩在表达方式、感知层面的差异。深度感知中国传统色彩的美学意境。理解中国色彩背后的伦理常识。理解乾隆色彩的设色特点和色彩构成的形式美感

王萍老师(右二)

3、教学改革成效

《视觉设计基础》课程成果以海报、单页、作品集等视觉化的形式体现,便于线上线下的展览展示。以往的课程成果已展播于中国教育报、甬派、浙江日报等客户端,已陆续在学校的毕业设计展、校庆活动、象山影视城、街道等地循环展出。教学成果不仅可以连环在地推广,还可以打造成学校的文化品牌项目,形成以学生主导的设计专业丛书系列。


04教学视频展示





推荐阅读


1.最美理工*教师风采 | 田径风云

2.青春心向党 | 浙大宁理学子赴新疆乌鲁木齐市烈士陵致敬英雄

3.浙大宁理2022级官方新生群来啦!快来加入你的大本营吧

4.听《最伟大的作品》,读最伟大的作品

5.孤勇者——他抬头看见了月亮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融媒体中心出品▶图文来源 |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教务处▶今日编辑丨卢帆▶一审丨卢帆▶二审丨李青青▶终审丨韩晶晶

-上网不涉密 涉密不上网-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订阅号:nitnews
投稿邮箱:nitnews@nit.net.cn或是直接留言官微后台欢迎大家踊跃投稿一经录用,有小礼品可以领取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